近期,三星电子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一项重大战略调整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据悉,三星正着手强化其在4至7纳米(nm)制程技术上的布局,意图通过价格优势吸引客户,特别是瞄准了中国市场中的空白地带。
尽管三星在4nm、5nm及7nm制程的性能上仍稍逊于行业领头羊台积电,但三星采取了一项激进策略:将相关制程的价格下调约30%,同时确保其良品率维持在70%以上,以此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三星的4nm和5nm工艺技术已趋于成熟,具备了与台积电正面竞争的实力。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由于本土竞争对手尚未涉足这些先进制程,三星的策略显得尤为精准且具有针对性。
不仅如此,三星还在积极研发新技术以提升4nm工艺的竞争力。其中,SF4U作为高端4nm工艺的一种变体,采用了光学缩放技术,旨在优化功耗、性能和面积(PPA),并计划于2025年投入量产。
然而,在更先进的3nm以下制程领域,三星虽然实现了超过40%的良品率,但在与英伟达、高通等客户的初步评估中并未完全达到预期。这一结果促使三星调整了战略方向,从急于推进1nm制程转向提升现有制程的性能。
在SAFE论坛上,三星正式宣布将1.4nm制程的量产时间推迟两年,即从原计划的2027年延迟至2029年。这一决定反映了三星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的谨慎态度,以及对确保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的重视。
与此同时,三星还计划在2026年推出第三代2nm节点(SF2P+),旨在将整体性能提升超过20%。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巩固三星在先进制程技术领域的地位,并为其在未来半导体市场的竞争中增添筹码。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三星的这一系列战略调整无疑将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三星能否凭借其价格优势和技术创新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值得业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