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创始人侯毅再折戟?派特鲜生线下收缩,创业之路再遇挑战

   发布时间:2025-11-22 06:22 作者:江紫萱

侯毅的宠物零售新项目“派特鲜生”在经历不到9个月的运营后,线下门店面临全面收缩。据相关报道,上海的10多家门店中已有7家停止营业,剩余门店也计划于12月中旬关闭,仅保留线上业务继续运营。

今年2月,侯毅高调宣布进军宠物食品零售领域,创立“派特鲜生”品牌,并计划在上海市场快速布局100家门店。项目结合线上线下模式,主打新零售、折扣化、零食量贩和人宠社交,试图通过差异化鲜食产品满足宠物主对高品质喂养的需求。首店开业后,派特鲜生凭借“鲜食工坊+社交空间+全品类覆盖”的立体化模式迅速吸引关注,3月和4月便实现10店联开,展现出强劲的扩张势头。

派特鲜生的商业模式延续了侯毅在盒马时期的“新零售”理念。以长宁海粟广场店为例,200平方米的门店内,货架摆满罐头、主粮、零食和用品,鲜食柜台提供生肉蔬菜现场熟制服务,以及专供宠物的沙拉和蛋糕。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超过50%,小包装设计降低客单价,并通过“阳光采购”策略控制价格。项目还计划通过“折扣化+新零售+直播电商+B2C+B2B”的渠道战略全面进入市场,初期以直营模式运营,后期考虑郊区加盟扩张。

然而,项目进展并未如预期顺利。开业仅9个月,派特鲜生便因线下经营压力宣布收缩。高企的租金和人工成本成为首要挑战,门店多位于宠物友好型商场,费用不菲。同时,电商分流现象显著,许多宠物主更倾向于在线购买用品和食品,导致实体店客流量不足。尽管降低客单价的策略符合市场逻辑,但宠物市场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低价商品需依赖巨大销售量才能盈利,而当前消费习惯仍以线上为主。

宠物消费习惯的特殊性也构成阻碍。大部分猫不喜欢外出社交,导致猫咪类食品销售受限,而狗狗社交需求虽高,但整体市场渗透率仍不足。零售产业资深人士指出,派特鲜生直接沿用盒马的生鲜食品模式,引入大量鲜食和冷冻食品,但宠物肠胃接受度与人类不同,部分食物可能引发不适,这种“照搬”策略存在明显缺陷。

尽管线下门店收缩,宠物经济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宠物经济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城镇消费市场规模增长7.5%,而全球宠物鲜粮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1.3%,远超传统干粮。然而,国内宠物鲜食市场渗透率不足5%,远低于美国的36%,缺乏强势品牌仍是行业痛点。侯毅曾公开提及,宠物鲜粮需解决供应链和消费习惯适配问题,才能实现突破。

派特鲜生并非侯毅退休后的首次创业尝试。此前,他于2024年8月在上海开设平价海鲜餐馆“金宵一刻”,但目前该店已关闭。据消息人士透露,派特鲜生门店全面收缩后,侯毅将转型为生鲜主播,继续探索零售领域的新可能。从盒马到金宵一刻,再到派特鲜生,侯毅的创业脚步从未停歇,此次调整或许只是其商业探索的又一个转折点。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