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新动向:放弃收购Perplexity,自研AI搜索能否后来居上?

   发布时间:2025-09-09 02:12 作者:沈瑾瑜

距离苹果年度新品发布会仅剩数日,备受期待的iPhone 17系列即将揭开面纱。此次新品阵容中,不仅有号称史上最薄的iPhone 17 Air,还有传闻将首次搭载高刷新率屏幕的标准版机型,以及配备VC均热板的Pro系列。然而,相比硬件升级,外界更关注的是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尤其是Apple Intelligence的落地情况。

在安卓阵营已通过"即圈即搜"、"相机教练"等功能展示AI应用场景时,苹果的AI战略仍显得步履蹒跚。最新消息显示,iPhone 17系列可能仍无法实现Apple Intelligence的突破性进展。这引发业界对苹果AI技术路线的深度探讨:这家科技巨头究竟如何规划其人工智能版图?

据彭博社资深记者马克·古尔曼披露,苹果计划于2026年春季推出代号为"世界知识问答"的AI搜索引擎,直接对标ChatGPT和Perplexity。这一动向表明,苹果可能已放弃收购Perplexity的选项,转而坚持自主研发道路。此前市场曾猜测苹果将通过并购快速补强AI能力,但最新爆料显示其更倾向于独立开发。

从硬件基础看,苹果已具备显著优势。当前iPhone搭载的A系列仿生芯片、Mac和iPad使用的M系列芯片,在AI算力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软件层面的滞后,导致这些强大算力未能充分释放。这种"硬强软弱"的对比,在"美股七巨头"中尤为突出——除Netflix外,其他科技公司均已推出标志性AI产品:谷歌有Gemini,meta有Llama,微软有Copilot,亚马逊有Nova,特斯拉关联公司xAI则开发了Grok。

苹果AI团队近年来的公开表现屡遭质疑。2024年秋季,其发布论文称"AI不具备推理能力",虽与行业共识相符,但时机选择引发争议。2025年夏季,该团队对Claude 3.7和OpenAI o3的推理能力提出质疑,却因实验设计缺陷遭业界嘲讽。这些事件暴露出苹果在AI模型研发上的困境:既缺乏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又屡次陷入技术争议。

业务布局迫使苹果必须加速AI发展。无论是下一代智能眼镜/头显,还是机器人项目,都高度依赖AI技术支撑。彭博社分析指出,AI对苹果的战略意义堪比当年多点触控技术对iPhone的革新作用。这解释了为何尽管面临技术挑战,苹果仍坚持投入AI领域。

收购Perplexity曾被视为快速突破的捷径。这家AI搜索初创公司今年7月完成融资后估值达180亿美元,虽对拥有超1300亿美元现金储备的苹果而言不算天价,但收购面临多重障碍:苹果历来对大规模并购持谨慎态度,除2014年以30亿美元收购Beats外,多数收购交易金额低于10亿美元;Perplexity方面也明确表示没有出售计划。

当前苹果AI团队正经历人才流失危机。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离职后,首席AI机器人研究员Jian Zhang已转投meta,多位大语言模型专家也相继出走。海外媒体用"核心团队几近瓦解"形容现状,这在高度依赖顶尖人才的AI领域尤为致命。人才流失可能进一步削弱本就薄弱的研发能力。

不过,苹果仍存在技术突围的可能。其放弃收购不意味着无法借鉴成功模式。以Perplexity为例,该产品本质是"基座模型+RAG技术"的组合——不自主开发底层大模型,而是通过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整合现有模型(如Claude、GPT、Gemini等),实现实时互联网搜索和精准信息引用。若苹果能掌握RAG核心技术,再结合OpenAI或谷歌的基座模型,完全可能构建出具有竞争力的AI搜索产品。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