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芬2025年底将撤出中国大陆市场,钢圈内衣时代落幕本土品牌崛起

   发布时间:2025-11-22 15:42 作者:顾雨柔

近日,一则关于德国知名内衣品牌黛安芬集团中国子公司即将停止运营的消息引发关注。其中国运营方海南优美内衣有限公司与盐城国际妇女时装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告知函,宣布自2025年12月31日起,黛安芬品牌将全面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线上及线下渠道将于12月起逐步终止服务。

根据告知函内容,黛安芬的退出安排涉及多个渠道:微信小程序售后服务将于2025年12月10日24时前停止;淘宝、天猫旗舰店、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服务最迟于12月5日24时终止,其中天猫会员积分兑换专区将于11月30日24时关闭;线下门店则最迟运营至12月31日22时。针对会员权益,品牌方特别说明,11月21日至12月31日生日的会员可领取生日券,但使用截止时间为11月30日24时。会员个人信息将依法删除或经书面同意后转移至第三方。

作为拥有139年历史的德国品牌,黛安芬于2008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曾凭借“钢圈内衣”技术占据高端市场先机。然而,随着国内消费观念升级,内衣行业经历剧烈变革。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无钢圈内衣市场份额已达68%,较2018年增长42个百分点,而黛安芬核心产品线仍以钢圈内衣为主,尽管后期推出舒适系列,但市场认知已难以扭转。与此同时,ubras、内外等本土品牌通过“无钢圈、零束缚”概念迅速崛起,借助线上渠道抢占市场份额。

中纺联统计表明,2024年中国内衣市场规模达2237亿元,同比增长8.3%,但外资品牌份额持续萎缩。黛安芬等国际品牌在渠道布局、价格策略及本土化设计方面逐渐落后,其市场份额已不足1%。这种趋势并非个例,近年来多个国际内衣品牌因未能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迭代,纷纷选择收缩或退出。

对于消费者而言,黛安芬的退出引发集体回忆。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购物经历,有人表示“第一件钢圈内衣就是黛安芬”,也有人感慨“买了多年居然要撤柜”。尽管外资品牌退出带来时代落幕的怅然,但本土品牌的崛起与市场多元化发展,正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空间。这场行业洗牌背后,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从“规模扩张”向“品质升级”的深刻转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